使用普源示波器进行电机驱动三相PWM波形分析要点
使用普源示波器分析电机驱动三相PWM波形,需围绕信号完整性、参数精准测量与波形逻辑关系展开,以下是关键操作要点:
一、探头与通道设置
优先选用差分探头测量三相桥臂电压,避免共模干扰导致测量失真。将三相PWM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CH1、CH2、CH3通道,同步设置探头衰减比(如10:1),确保各通道垂直刻度适配驱动电压范围(如0-400V),水平时基按PWM开关频率调节——若开关频率为10kHz,时基可设为200μs/div,完整捕获至少2个开关周期波形。开启通道耦合中的“直流耦合”,保留信号直流分量,便于观察占空比变化趋势。

二、触发模式精准配置
采用“边沿触发”模式,触发源选择任意一相PWM信号(如CH1),触发电平设为信号中间值(如200V)。为稳定观察三相相位关系,可启用“多通道触发”,设置触发条件为“CH1上升沿且CH2滞后一定时间”,确保三相波形同步稳定显示。若存在干扰导致触发抖动,适当增加触发“迟滞”值,提升触发稳定性。
三、关键参数测量
1. 占空比与频率:使用示波器“自动测量”功能,分别测量三相PWM的占空比与开关频率,对比三相数值差异——正常运行时,三相占空比应随电机转速动态变化,且三相占空比偏差应小于1%。
2. 死区时间:放大上下桥臂PWM波形,通过光标手动测量上下管开关切换的间隔时间,确认死区时间是否符合驱动电路设计要求(通常为1-5μs),避免上下管直通风险。
3. 相位差:利用示波器“相位测量”功能,测量U、V、W三相PWM的相位差,标准三相电机驱动应为120°电角度,若偏差超过5°,需排查驱动信号生成逻辑或硬件同步问题。
四、波形逻辑关系验证
开启示波器“数学运算”功能,叠加三相PWM波形,观察是否存在三相同时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异常状态——正常情况下,任意时刻应仅有一相或两相为高电平,三相全高/全低可能引发母线短路。同时,对比驱动信号与电机电流波形(需额外接入电流探头),验证PWM占空比变化与电流幅值的对应关系,确认驱动控制逻辑正确性。
五、干扰与异常排查
若波形存在高频毛刺,可通过示波器“带宽限制”功能(设为20MHz)滤除高频干扰,判断毛刺来源。若发现某相PWM出现畸变或丢失,检查对应驱动电路的供电、隔离光耦及MCU输出信号,结合示波器“异常触发”功能,捕获异常波形瞬间的触发事件,辅助定位故障点。

分析完成后,保存波形截图与测量数据,标注测试条件(如电机转速、负载状态),便于后续对比分析。通过上述要点操作,可精准掌握电机驱动三相PWM的波形特性,为电机控制优化与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。
技术支持













关注官方微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