噪声系数定义和三种噪声系数测量方法
噪声系数定义
信噪比 (Signal-to-Noise Ratio - SNR) 是衡量射频信号能否与噪声区分开来以及区分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,见图1。

任何电气系统或子系统,包括无线电接收机,都会降低信噪比 (SNR),这种降低程度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信噪比的噪声系数比来量化。用于计算噪声系数的信噪比测量始终在 290 K 的标准温度下进行。
电气系统
噪声系数(Noise Figure - NF)衡量的是设备或通信系统对信号信噪比 (SNR) 的降低程度。噪声系数越低,性能越好,意味着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噪声越少。它是接收器和其他通信组件设计中的关键参数,确保信号清晰可辨,避免语音质量差、误码率高或雷达探测距离受限等问题。它以分贝 (dB) 为单位,是评估射频和微波元件灵敏度和性能的关键参数。
信噪比:噪声系数定义为输入信号信噪比与输出信号信噪比之比。
性能下降的度量:它量化了信号在设备或系统中传输时信噪比的降低程度。
以分贝 (dB) 表示:噪声系数的分贝值越低,性能越好。
理想与实际的比较:它将实际系统与理想的无噪声系统进行比较。
噪声因子和噪声系数
噪声因子 (Factor - F) 是输入信噪比 (SNR) 与输出信噪比的线性比值:
F = (Sᵢ/Nᵢ) / (Sₒ/Nₒ)
噪声系数 (NF) 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噪声因子:
NF = 10 log₁₀(F)
其中:
Sᵢ:输入信号功率
Nᵢ:输入噪声功率
Sₒ:输出信号功率
Nₒ:输出噪声功率
示例
如果接收机的参数为:
输入信噪比 (SNR) = 20 dB
输出信噪比 (SNR) = 15 dB
则:
F = 10^((20 − 15)/10) = 3.16
NF = 10 log₁₀(3.16) ≈ 5 dB
噪声系数主要应用领域
无线和卫星通信:确定接收机灵敏度
微波工程:在低噪声放大器 (LNA) 设计中至关重要
雷达系统:有助于探测微弱的反射信号
射电天文学:能够观测低强度宇宙信号
电子仪器:表征测量设备的内部噪声特性
什么是理想的噪声系数?
对于典型频谱分析仪,其**噪声系数通常在 6 到 30 dB 之间,数值越小性能越好。
为什么以及何时使用噪声系数?
噪声系数是处理小信号时的一个关键系统参数,它通过量化附加噪声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。知道噪声系数的值后,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带宽计算其灵敏度。
需要注意的是,系统的噪声系数与其增益是相互独立的。一旦噪声被添加到信号中,后续的增益级会以相同的幅度放大信号和噪声,这不会改变信噪比 (SNR)。
下图 2.a 显示了放大器的输入信号,其峰值比噪声基底高 40 dB;图 2.b 显示了输出信号。增益将信号和噪声水平都提高了 20 dB,并引入了自身的噪声。因此,输出信号的峰值现在仅比噪声基底高 30 dB。由于信噪比下降了 10 dB,因此该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为 10 dB。

图 2. 放大器输入端 (a) 和输出端 (b) 的信号示例。请注意,由于放大器电路引入的噪声,噪声电平的上升幅度大于信号电平。信号和噪声的这种变化即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。
通过控制系统组件的噪声系数和增益,射频设计人员可以直接控制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。一旦确定了噪声系数,就可以根据系统带宽轻松估算系统灵敏度。
噪声源的位置
悬而未决的问题:影响噪声系数的系统噪声源在哪里?大多数噪声是由电气设备中常见的现象引起的自发波动,这种噪声通常较为平坦。我们对这种噪声进行测量以表征噪声系数。这些噪声源主要分为两类:热噪声和散粒噪声。
另需注意:在噪声系数测量中,部分功率可能并非噪声,而是某种干扰。因此,必须警惕并防范这种情况,在屏蔽室内进行测量,以确保我们只测量所需的自发噪声。
噪声系数测量可以使用信号分析仪、噪声源和专用噪声系数测量应用程序进行。

图 3. 使用信号分析仪、噪声源和专用噪声系数测量应用程序对被测器件 (DUT) 进行噪声系数测量所需的两个步骤概览。
测量噪声系数最常用的方法是 Y 因数法,该方法包含两个步骤:校准和 DUT 的噪声系数测量。首先,将噪声源连接到信号分析仪的前端,对信号分析仪进行校准。在第二步中,将 DUT 连接到信号分析仪的前端,并将噪声源连接到 DUT 的输入端——此时,信号分析仪的噪声系数测量应用程序即可对 DUT 的噪声系数进行表征。
在无线通信系统中,噪声系数 NF或者噪声因数(F)一般用来定义射频系统的性能和对接受灵敏度的贡献。
噪声系数/噪声因数是射频系统噪声性能的重要特征,噪声系数为:


从这个定义可以推导出很多常用的噪声系数(噪声因数)公式和测试方案。

技术支持















关注官方微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