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您进入西安安泰测试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吉时利源表2450赋能自动化测试

发布日期:2025-05-12 17:09:04         浏览数:   

在半导体、纳米材料及新能源等领域,精密电子测试仪器的自动化能力直接影响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。吉时利源表2450作为新一代数字源表(SMU)仪器,以其创新的触摸屏界面、多用途测量功能及高度集成化的设计,为自动化测试系统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。本文将深入探讨2450的技术特性、自动化测试应用场景及其在提升测试效率方面的核心优势。

吉时利源表2450赋能自动化测试(图1)


一、技术架构:集成化与智能化的双重突破

2450型源表的核心价值在于其"一体化仪器"设计理念。该设备集成了精密电源、数字多用表(DMM)、电子负载及触发控制器四大功能模块,可独立完成电压/电流源输出、四象限负载模拟及六位半分辨率测量。这种高度集成化架构避免了传统测试系统中多设备协同的复杂性,通过USB 2.0接口与PC端软件无缝对接,配合内置的TSP脚本语言或SCPI命令集,用户仅需单一编程接口即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。

其5英寸电容触摸屏搭载的图标化平面菜单系统,将传统多层级配置步骤缩减50%,Quickset模式更支持一键切换至预设测试场景(如I-V特性分析、漏电流检测等)。这种"所见即所得"的操作逻辑,使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构建自动化测试流程,大幅降低学习成本。

二、自动化测试的多元应用场景

1. 纳米器件特性分析

针对石墨烯、碳纳米管等低功耗纳米材料的I-V曲线测试,2450可自动执行栅极泄漏、阈值电压、传输特性等参数扫描。其10fA电流分辨率与20μs响应速度,能够捕捉材料在微小电流变化下的电学行为,为新材料研发提供精确数据支撑。

2.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

利用2450的源/阱双向电流能力,系统可自动执行恒流充电-恒压截止-恒流放电的完整循环。仪器通过动态调整电流限幅与电压监测阈值,实时记录电池容量衰减曲线,配合内置数据记录功能,无需外部软件即可生成充放电效率分析报告。

3. 半导体可靠性测试

在晶圆级测试中,2450的并行多通道配置(通过扩展模块)可同步执行数百个器件的漏电流、击穿电压测试。其可编程触发序列与延时控制功能,确保了多器件测试时信号同步精度达μs级,显著提升产线良率检测效率。

三、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

为实现高级自动化测试,2450支持三种编程模式:

脚本自动化:通过TSP语言编写测试流程,定义电压阶梯扫描、电流脉冲注入等复杂激励信号。

远程控制:基于LAN/GPIB接口的SCPI命令集,兼容LabVIEW、Python等主流测试开发平台。

云端集成:通过仪器内置的Web服务器,实现远程监测与OTA固件升级,适应物联网化测试需求。

在系统校准方面,2450提供一键自校准功能,自动补偿温度漂移与零点偏移,确保长期测试的稳定性。其开放的数据存储接口(支持CSV、XML格式)便于与机器学习算法集成,实现测试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异常预警。

吉时利源表2450赋能自动化测试(图2)

吉时利2450通过硬件集成化、操作智能化和接口开放化的三重创新,重新定义了精密电子测试的自动化边界。从纳米材料研发到新能源电池质检,其"触摸-测试-发明"的极简工作流正在重构实验室与产线的测试范式。

技术支持

客服
热线

18165377573
7*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

关注
微信

关注官方微信

获取
报价

顶部